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邵维正访谈录

2021年05月06日 10:01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采访组   供图:编辑:胡伟屹  点击:

邵维正,1935年9月生于江苏常州,解放军原后勤指挥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以及军队政治工作的研究与教学,尤精于党的创建史研究。

采访组:邵教授,请您谈一谈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中创建的,以及党创建的历史必然性。

邵维正:好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是研究建党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东方文明古国。盛唐繁荣等等,都曾载入史册。社会生产力、科技发明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人类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

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的仁人志士和各阶层民众先后发起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斗争,像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同阶级和政治力量都进行了艰难尝试,但都未能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出路,更没有改变人民大众的悲惨命运。这让许多思想进步的中国人、苦苦求索的革命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了沉闷和迷茫之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展现出一条新的社会发展道路,使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曙光。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在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了。实践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靠改良,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更不可能指望西方国家的怜悯,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彻底地革命。按照当时的话语,就是要彻底改造社会,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反动统治。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中诞生的,历史给中国共产党开出了一个“出生证”。尽管建党初期,只有50多名党员,又处于秘密状态,成员大多是知识分子,当时还没有多少“实力”。为什么历史对它如此“厚爱”,人民对它如此“信赖”?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指导,有先进阶级作为基础,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能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完成人民赋予的期望和重任。这些基本因素,使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几百个政党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革命的核心领导力量。正因如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有了共产党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中华民族开始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新起点,处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枢纽地位。这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采访组: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请您还原一下我们党创建的历史轨迹。

邵维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是从创建起步的。研究分析党的创建过程,对把握建党的规律、领会建党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水有源、树有根。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源和根在哪里?这就要对建党的历史过程进行一番深入考察。

说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们习惯把党的一大的召开作为标志,这当然是对的,无可非议。然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不是开一次会议,也不是作一个决议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多种因素聚合、多项活动交融的渐进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年头,即1919年、1920年、1921年、1922年。

1919年,以五四运动为标志开启了建党准备。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发动前后,各种思潮在中国开始传播了,打破了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中国政治上的沉闷空气,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准确地讲,马克思主义是从五四运动之后才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有两个标志很明显,第一个标志是“马克思研究专号”的编辑出版。《新青年》杂志从上海迁往北京后,李大钊把《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主义专号,刊登了7篇从不同角度介绍和评价马克思及其学说的文章,把马克思主义研究从书斋推向了社会。特别是李大钊亲自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个重要成果。第二个标志是1919年5月,为了纪念马克思诞辰101周年,北京《晨报》在李大钊的支持和指导下,于5月5日开辟了一个“马克思研究”专栏,用以刊载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包括马克思《劳动与资本》等。这一刊一报两项非凡的举措,起到了引领作用。随着五四新文化、新思潮的涌现,各地以多种方式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很长一段时间,工人运动都是经济斗争,一旦经济目标达成,罢工就结束了。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为了支援北京的五四运动,各行各业举行联合大罢工、政治大罢工,没有任何经济要求,这是一次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爱国大罢工,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从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这个质的变化,在中国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从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觉醒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接着就有了推出代表自己利益政党的愿望和要求,这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1919年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极为重要,思想基础、阶级基础都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而且一批先进分子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成长为建党骨干,为党的创建作了准备。

1920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是建党的起点。建立早期组织的酝酿是1920年2月份,陈独秀被北洋军阀迫害离开北京去上海。李大钊为了保护陈独秀的安全,陪同他乘骡车前往天津,建党的讨论正是在途中进行的。陈独秀、李大钊认为中国要革命,社会要彻底改造,仅靠一场运动、一股激情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像苏俄一样成立一个布尔什维克党,在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完成大业。所以二人郑重商定分别在上海、北京发起建党,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年3月,北京大学进步师生在李大钊指导下,秘密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主要成员有邓中夏、高君宇、范鸿劼、何孟雄等,并规定了研究宗旨和入会手续。随后各地纷纷效仿,像马克思主义学会、俄罗斯研究会,名称不一。这些组织的成立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自发个人行动,转入有组织状态,推动了建党的思想准备,也可以说是建党的预演。

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一行5人来华,传达了列宁对中国革命的关注,对建党工作进行指导,加快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从5月份开始准备,到8月中旬,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由陈独秀主持,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宣告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关于组织的名称,陈独秀致函李大钊,经认真斟酌,定名为“中国共产党”。10月份,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的办公室正式成立,取名为“共产党小组”,最初成员只有3人。11月底,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

随后,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一项组织准备。这样,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1919年有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到了1920年又有了组织基础,条件基本具备,建党已水到渠成。

1921年,以一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建党的实现。各地党组织建立以后,原先也有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酝酿和准备。1921年6月,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来到上海,加快了召开一大的进程。经过一段紧锣密鼓的筹备,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7月30日,因遭巡捕房搜查,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并结束了全部议程。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并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央第一个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任书记。一大召开以后,一系列工作部署紧随而至,各项工作相继展开。比如,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人民出版社的创建等等。

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了九个决议、一个宣言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建党的完善。二大召开经过了比较充分的准备,1922年7月16日,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二大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主要目标和纲领。还制定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分设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附则,共6章29条,3000多字,奠定了党内规章制度的基础,使党的事业和自身建设有了基本遵循。所以,二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建党是一个渐进过程,前后经历4年时间,而每个年份都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1919年是建党的准备,1920年是建党的起点,1921年是建党的实现,1922年是建党的完善。这4年的艰苦努力,构建起前后贯通、相辅相成的建党模式,中国共产党犹如一轮红日在世界东方冉冉升起。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的面貌就开始焕然一新了。

采访组:您曾经做过近现代中国政党的比较研究,请谈一谈为什么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呢?

邵维正:政党是一个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辛亥革命后,中国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这样1912年以后,中国兴起了政党热,一时间政党数量多达300个左右。政党政治“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一阵之后,议会梦就破灭了。

随着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时期。“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924年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然而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了革命,这时国民党性质已从大革命时期4个阶级的联盟,蜕变为新军阀的政治工具,国共两党也就分道扬镳了。

从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间,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还有一批代表不同阶级或集团利益的党派,而最主要的还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对这两个党进行一番比较研究,对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历史命运具有重大意义。

国民党有着光荣的过去,20世纪初叶曾处于中国革命的中心地位,大革命时期发展到高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抗战后期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衰败下去。中国共产党创建虽晚些,而且前期几经曲折,但总体是向上升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直至取得全国政权。国民党走的是下坡路,而中国共产党蓬勃向上,两党发展的趋势截然不同,结局自然就大相径庭了。

这22年间,国民党虽处于全国执政地位,但并不能说明它的强大。国共两党谁胜谁负取决于各自的内在素质,不妨对两党进行一番系统地比较:一是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国民党前期以三民主义作指导,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以实用主义和封建宗法思想作指导。二是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革命,把中国引向光明;国民党代表美英帝国主义和地主豪绅利益,维护独裁专制统治,把中国引向黑暗。三是性质宗旨。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团结领导各族人民的核心;国民党代表新军阀、官僚、政客的利益,依靠专制暴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四是组织状况。共产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格,高度集中统一;国民党组织松散,机构官僚化,自成派系,党务废弛,形不成集体力量。五是领导素质。共产党汇聚民族精英,领导集团素质高、能力强,在艰苦奋斗中脱颖而出;国民党领导成份庞杂,新军阀、旧官僚、地方实力派、买办资本家聚集起来,貌合神离,争权夺利。六是群众基础。共产党扎根工农,与人民大众联系紧密,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国民党与工农大众格格不入,与人民愿望背道而驰。从这6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和筛选,经过20多年的检验和鉴别,历史作出评判,中国共产党明显优于国民党。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历经数度危机,战胜各种困难,付出巨大牺牲,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众望所归。

采访组:建党80周年时,您曾对近现代中国两个80年进行了比较研究,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2021年是党的百年华诞,请谈一谈党成立前后两个100年中国的伟大变迁。

邵维正:200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时,我就近现代中国两个80年进行过一番比较研究。这两个80年,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80年,一个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80年,通过对比,两个80年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两个不同结局。

2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征程。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两个100年作一个全面比较,更能说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更能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近现代中国的两个100年,以1921年为分界线,上一个100年从哪里开始?是1821年,清王朝的道光元年。历史的走向表明,中国并不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才开始走下坡路的,更早可以追溯到道光元年。

道光皇帝当政30年,其间发生了鸦片战争并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这时从大趋势看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一组数据很能证实这个问题:乾隆初年,东印度公司流入中国的鸦片每年仅在400箱左右,到了道光元年,即1821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已超过5000箱,鸦片之毒越禁越猛。到道光十八年,输入的鸦片更是高达5万箱。从道光继位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鸦片输入数字整整翻了10倍,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健康,也导致大量白银外流,使国家财政更加拮据。从道光皇帝本身来讲,先是支持林则徐禁烟,后又把其革职流放。当英国政府挑起战端时,又在主战与主和之间犹豫不决,贻误战机。作为最高统治者,如此左右摇摆、朝令夕改,岂有不败之理。

再看1921年之后的100年。不能简单地说中国共产党一诞生,中国落后挨打的处境马上就改变了。衰落不是短期形成的,改变困境也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从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和走向来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往上走的。可以说,在2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前100年饱受屈辱和欺凌,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一个标志,将中国从黑暗的深渊引向光明的前景。这是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100年,如果用形象的比喻,把近现代中国的200年当作一个倒马鞍形。到了20世纪20年代,第一个100年已下滑至倒马鞍形的沟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尽管经历了艰难曲折,但毕竟是开始走上坡路。特别是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又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开始从沟底走向复兴,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时空演变的规律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虽然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然而小党有大担当,毅然决然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尽管斗争很艰苦很曲折,但终究把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带向光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采访组成员:储峰 李军辉 李瑞)

(本文原载于2021年04月26日《学习时报》)

上一条:从百年党史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 下一条:用“古今中外法”学党史

关闭